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引领的设计思考——石家庄正定功能疏解地城市设计

马晨吴炜 申客思享会 2023-03-26



作者:马晨吴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城市规划师



1 正定概况介绍


1.1 文化底蕴:千年古郡、北方雄镇

       正定古城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古老城府之一。从三国时期开始,正定县即为河北省中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一直是州、郡、府所在地。1994年1月4日,正定成为国务院颁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积极保护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名城的影响力,对于正定意义重大,并且对于石家庄确立“京津冀发展第三极”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在未来激烈多变的地区间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具有重要作用。


正定古城的主要历史遗存与古城保护情况


1.2 核心问题:文化失语,建设失序,管理失效

       正定古城的保护及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一,正定古城文化品牌尚未形成,文化效应难发挥。虽然古城历史悠久遗存丰富,但保护与发展成效差,保护工作实施成效褒贬不一,旅游经济收入低且主要以景点式旅游观光为主,辉煌的历史仅以文物的形式展现,文化效应处于初级阶段。

  其二,历史格局犹存,但扩张无序、建设失序。目前,正定“一城四关”的传统格局依然清晰,受限于古城内的保护工作,古城外成为城市功能快速拓展的承载地,开发强度的急剧突变造成了古城与外围地区空间尺度的强烈冲突。

  其三,备受各级关注,但实施管理失效。2009年以来,正定编制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重要规划,但由于规划、管理、实施各个层面的缺失,导致其建设实施效果差、规划执行力不足、建设管理能力差等问题。

正定现状核心问题:文化失语、建设失序、管理失效


2 发展路径转变:转向“文化引领复兴”模式


       从正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处于传统县城发展方式,强调工业化、城镇化的协同推进,但是对文化资源认识和挖掘不足。对于正定这样底蕴深厚的文化小城,亟需探索一条独特的文化引领复兴的发展路径。通过政府与市场合作搭建文化引领的体制机制,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策划文化大事件和主题活动,带动创意设计、休闲旅游、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发展,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鼓励居民自发改善生活环境,自下而上孕育更有诗意的城市生活,形成更具特色的城市空间。

图1 正定三产占比现状及在文化引领复兴下产业路径模拟图

       

       在文化引领复兴的战略发展理念之下,正定县城以古城为核心,以“新老双十字”轴线核心骨架,统领示范城东、品质城北、创贸城西、活力新区等四大片区的整体发展结构。

图2 正定县城整体发展框架及风貌结构


3 文化引领在疏解地设计中如何体现?


3.1 选址

       疏解地的选址在几轮比选后最终明确在古城东侧大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主要考虑的选址因素包括:“天时”—在区县合一的体制改革背景下,往东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地利”—东向入城是历史上进城拜官的路径,历史上东城门外设置接官厅,往东也符合东方文化中紫气东来的文化基因;“人和”—东侧是各项服务设施最为完善的片区,能够成为百姓近期择居较好的选择。


图3 正定疏解地的选址

3.2 定位

       整体目标和定位,首先要明确疏解地的双重身份,即老正定的“配角”,新正定的“示范”,同时应在充分挖掘和明确正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如中国文化自信的标杆,文化引领发展的示范,文化交流的舞台,文化盛事的策源地等既能体现文化引领复兴的高度,又能被大众认同并产生共识的描述。


图4 疏解地的定位思考

3.3 场地感知

       疏解地选址范围内,现状主要以零散的工业、村庄和农田为主,但是通过仔细的场地踏勘,我们发现两处重要的场地要素。首先是两个历史村落,分别为东关村、临济村,这两个村落分别为历史上接官厅所在地与临济祖亭所在地,保留历史村落的肌理和主要风貌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次场地中有两条历史水系,隐约向我们还原了东城门历史上被称为“环翠门”的景象。这两点场地感知都是疏解地设计需要重点保留、延续和发扬的空间和文化特质。



图5 疏解地的现状用地及场地情况

图6 疏解地的两大场地要素

3.4 功能

       疏解地的功能研判,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古城需要疏解的功能,我们对古城需要疏解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在涉及到疏解的政府机构充分协调及市民意愿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向东部疏解地进行疏解的商业、居住、行政、公共服务等功能落位。


图7 疏解地功能研判与思考

图8 古城需要疏解的功能及向东疏解的具体落位


       其次是新区需要调整的功能,我们在了解新区发展情况与问题中了解到,虽然新区进行过一轮功能用地的调整,增加了居住用地、减少了商业商务用地,但是一些好的项目依然难以落地,本次设计中结合两个历史村落的保留、更新与提升,希望塑造一些文化与艺术空间,形成艺术家村落、文化创意园、禅宗文化园、创新研发园等新经济空间,为面向未来的发展预留更多空间。


图9 新区上一轮功能用地调整情况

图10 结合两个历史村落植入新功能、新空间


       第三是省会文化辐射所赋予的功能,正定是石家庄文化演进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的“恒山郡”、“常山郡”、“真定县”,一直都是该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在疏解地的核心片区,策划了文学、艺术、建筑、佛教文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展示与演艺场馆,如燕赵文化博物馆、常山名人纪念馆、常山大舞台等功能。


图11 省会文化辐射所赋予的功能策划及落位

3.5 空间

(1)方案结构与策略

       疏解地的主要结构为“一轴、一心、一纽带”,即紫气东来轴线、行政及综合功能中心、缝合古今的公园纽带。延续正定古城“双十字”的结构,形成古意新承的“古今双十字”结构,彰显正定的文化底蕴与魅力。


图12 疏解地空间结构“一轴、一心、一纽带”

图13 从西南方向俯瞰疏解地效果图

(2)基本空间与尺度

       对疏解地空间尺度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明确整体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梳理出东西向“古今对望”的视廊控制范围内,“看古城、看新区”的视点及标志性景观,从而对疏解地的建筑高度控制进一步明确。其次分析古城内街坊与街道的尺度与空间模式,以这样的街坊尺度为基础,构建疏解地的基本街坊尺度。


图14 东西向古今对望视廊控制与高度分区

图15 正定古城的街坊尺度研究

图16 疏解地的基本街坊尺度

图17 从西南方向俯瞰疏解地核心区效果图

(3)风貌与氛围

       基于古城传统建筑风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建筑风貌主要导控要素(色彩、材质、细部符号等)与主要导控对象(建筑屋顶、建筑墙面、建筑门窗、过渡空间、图案纹饰),并提出“顶天立地、砖韵拱意、坡顶檐廊、绿院暖墙”的整体建筑风貌意向并强调疏解地的风貌与氛围,应当与古城传统历史风貌相协调,更应该体现殷实、悠然、诗意的生活细节。

图18 正定古城的建筑风貌研究

图19 疏解的整体建筑风貌意向及氛围

图20 疏解地核心区效果图

4 思考与小结


       疏解地需要牢牢把握成为老正定的“配角”和新正定的“示范”这一对相对应的角色。在正定疏解地的项目实践过程中,文化引领的设计思考,主要小结为以下四点:


4.1 整体观

       正定功能疏解地的设计首先要强调是整体观,即不能就疏解地论疏解地,它是正定县城的一份子,是与古城和正定新区紧密相邻的一部分,需要从整体性和全局性上来考虑疏解地的功能部署、空间设计等。


4.2 文化观  

       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积淀是正定最为宝贵的财富,古城保护与周边地区的建设发展均需要以文化为原点,以文化自信、文化引领的思路来进行实践。


4.3 人本观

       疏解地就是为古城保护而需要疏解的人们的新家园,以满足人的工作、生活、休闲需要为本是设计的最为朴素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不能沦为口号式的空谈,需要具体体现在功能的配置、空间设计的尺度和细节里。


4.4 创新观

       疏解地的设计和建设面向今天的人群和当下的生活,强调与古城整体考虑、文化传承并不是要守旧或者一成不变,更应该与时俱进,鼓励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用创新和进步的态度来创造有文脉传承但更是符合今天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活空间。



结语:

      未来的正定县城功能疏解地将会是既传承历史文化与古城文脉,又融入时代精神和现代生活需求的生活家园,有正定古脉,有生活新意,是人们的安居乐业之所,也是人们的心灵归处。

致谢

感谢杨保军院长、上海分院郑德高院长、孙娟副院长、张永波副院长、李海涛总规划师对项目的指导!

感谢袁海琴所长的技术把关!

感谢正定县政府、县规划局对项目的支持!

感谢项目组尹俊、余波、潘晓栋、叶芊、钱秉玺、奚赋彬、张佶的鼎力相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